【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教學目的:
1、 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找找春天、感受春天、說春天、畫春天春天的色彩;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 感受純春天的春天的色彩,用各種線條、形狀、色彩、技法等組織原理對“春”進行再造表現
3、 激發想象力和創新意識。春天的色彩
教學重點:感受春天及春天色彩的特點
教學難點:把對春天的 感受用各種繪畫語言表達出來。
教學措施:
1、 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 通過圖片、音樂刺激兒童的感官引發學生感受春天、找春天、說春天的愿望
2、 激發學習激情 在活動中及時肯定鼓勵兒童的良好表現,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 營造和諧自然的交際氛圍 整個教學中,學生可選擇自己舒服的聽課姿勢,在悅耳動聽的歌聲、多姿多彩的圖片、無拘無束的氛圍里能極大得調動學生的愉悅感受。
4、 操作示范 整個教學過程是輕松有趣的,但也要教給學生應知應會的東西,必要的示范會更直觀的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引言
用歌曲《滴哩哩》引入新課,
三、新課學習
(一) 找一找:找找春天在哪里,突出春天的色彩是五顏六色的
師:孩子們,誰知道剛才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生:……
師:對。春天到底在哪里呢?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它說,愿意帶咱們去找找春天,孩子們,你們愿意嗎?(生:愿意) 好,請看大屏幕!
師:(語言引導)孩子們,睜大你的眼睛仔細找找,淘氣的春姑娘就藏在這些畫面里,比一比,看看誰的小眼睛最亮?
學生欣賞春天的景色。(放視頻)
(二) 說一說:認識春天的色彩,感受色彩的特點
師:誰來說說,你都發現了什么?
生:小草
生:小花
……
師:說得真好!(手勢引導)看,我們的課題是……
生:春天的色彩!
師:對!那 春天到底有哪些顏色呢?老師再請大家看一段圖片,看完之后 你再告訴我
1 學生欣賞春天的圖片(課件)
2 學生說說春天有哪些色彩,有何特點
3 師生互動小游戲,加強對春天色彩的感受
(三) 畫一畫:引導學生感受點、線、面的造型美,鼓勵學生用各種色彩及造型手段表達對春天的感受
1 欣賞學生作業、教師范畫
師:這是其他班小朋友畫的春天,好看嗎?(好看!)老師也畫了一幅畫呢,小朋友們想不想看?(想)
2 示范做畫,引導學生觀察作畫方法
師:好,看過了小朋友的畫、老師的畫現在你最想干什么?(畫春天……) 別著急!看,老師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了很多漂亮的顏色。現在,聽清楚老師的要求!各小組的孩子先一起說一說,你們打算畫什么?怎么畫?用哪些顏色?一會兒我請同學說一說
3 小組討論如何合作畫春天、匯報
師:好,剛才大家都說得非常好!接下來 老師發給每個小組一張大紙,小朋友們就把剛才想好的內容,一起動手 共同畫下來好嗎?孩子們有信心畫好嗎?
4 小組合作
(四) 展示
1學生欣賞作品
2 學生點評作品
3 教師總結
(五) 學生自由創作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課學習內容為命題方式的記憶想像畫。生日是兒童年年經歷著的,自己、家人和朋友過生日時的自豪、幸福、快樂等諸多感受,成為兒童最為甜蜜的回憶。本課即圍繞生日快樂開展一系列的學習活動,用繪畫的語言大膽地表現生日中最開心、最富有情趣的場面。
本課表現的是以人物為主的畫面。教材呈現的三幅學生作業各有所側重,中間的一幅畫,畫面主體形象特別突出,運用紅色系列為主的色彩表現了爺爺過生日吃壽面的溫馨與愉快;右下圖畫了一群小朋友圍在一個大大的蛋糕旁,盡興地吃蛋糕的情景,他們的神情、動作各異,畫面想像豐富,夸張地表現了分享蛋糕的快樂。右上圖利用深色的背景襯托出熊熊燃燒的篝火和舞蹈的人物、動物等。教學通過游戲指導學生表現人物不同的動態;運用對比教學強調突出畫面的主體;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讓學生感受運用暖色為主的色彩能表現畫面歡快的氣氛。
教學目標:
1、學習人物畫的表現方法。
2、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展想象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表現生日開心的場面。
教具準備:
賀卡、范畫、彩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帶相片情況。
二、導入新課:
1、多媒體播放音樂《生日歌》全班同學齊唱生日歌。2、引出課題——《生日快樂》。
三、記憶交流:
1、哪位同學愿意上臺來與同學們分享你過生日時的快樂心情?請你把當時拍的相片展示給同學們看看。2、與同桌說說你過生日時的場面。
四、游戲指導:
1、在四人小組里選出一個組長負責抽出一張紙,規定人物的動作。
五、比較分析:
1、請同學們觀察書上的三幅作品,說說哪一幅畫的場面最生動?2、這些作品用得最多的是什么顏色?
六、創作表現:
1、作業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表現生日中開心的場景,要求突出畫面的主體。
2、學生作畫,教師引導學生用以暖色為主的色彩來表現生日時歡快的氣氛。
七、交流評析:
1、請你把你的畫與同桌說說你畫了什么?2、同桌互評,比比誰的畫最有創意、場面氣氛最歡快。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小學生們嘗試添畫手型,變化出不同的物體。
2.通過活動,發展小學生們的想象力,提高小學生們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帶領小學生們玩手指游戲,導入活動內容。
1.手指游戲:
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小鳥飛飛飛。
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小魚游游游。
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小狗汪汪汪。
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烏龜爬爬爬。
2.提問:小手還可以變成什么?
(老師可以幫助編成兒歌帶領小學生們玩手指游戲。)
二、用手變造型,感受小手的靈巧多變。
1.提問:剛才我們用小手變出了許多小動物,你還能用手變出什么不一樣的造型嗎?
2.個別小學生們示范,集體模仿。
3.小結:剛才我們用小手變出了愛心、房子、飛機、剪刀等好多造型,你們覺得自己的小手怎么樣啊?
三、進行手的聯想畫。
1.指導小學生們用勾線筆沿手的邊緣描畫(可擺放不同的手形)
(1)教師示范。
“是呀,我們的小手能靈巧,今天我們把靈巧的小手畫出來,好嗎?”(教師作畫)
(2)在此基礎上想象、添畫。
“手畫出來了,可是手心空空的,我們可以在手心里面畫上什么呢?”(小學生們自由想象)
2.教師再次交代作畫步驟。
3.小學生們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相互欣賞作品,交流感受。
1.個別小學生們介紹自己的作品畫的是什么,要求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
2.小學生們將自己的作品沿輪廓線剪下來,布置成“有趣的手”的墻飾。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課型:造型·表現 、欣賞·評述
課時:1課時
一、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為小學四年級學生,美術基礎也比較好,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認識和發現線條的曲直在視覺反應上產生的靜止和流動的感覺,并且能夠運用粗細不同的、不同顏色的線條來表達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小學美術教材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二課。屬于造型·表現 、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是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使學生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愿望。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觀察、體驗、對比、討論等方法知道曲線與直線分別能夠表示動與靜的感受,并能夠說出自己對直線與曲線的獨特理解并進行有趣的創造,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觀察力、表現力以及創新再造能力。
2、能用曲線或直線進行主題創作。
四、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美術學科的線:直線與曲線、繪畫中線條的運用。
五、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道具、各種畫筆、顏料、紙張。
教學過程:
自我介紹:
同學們,大家好!這節課我將帶著你們走入奇妙的“線”的世界。今天我還帶來了幾位線寶寶,現在就讓它們出來跟你們打個招呼吧!
一、創設情境:
1、師:現在先讓我們看看這些線都分別叫什么名字吧!
設計意圖:復習以前學過的線,直線、弧線、波浪線、折線
2、游戲:(下面讓我們先來做個冰與水的游戲)
a、游戲說明:假如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是一潭清澈的湖水,老師的音樂響起你們的身體如湖水般隨風蕩漾,老師的琴聲嘎然而止,湖面結冰了,身體要隨著凍結,然后音樂響起,冰裂開了,春天來了,冰又融化成水。(學生游戲)現聽音樂,在大腦里用線條記錄你身體的動作,琴聲停止后請同學說一說
小結:人運動時會產生不同的線條。如:老師的琴聲響起你們的身體如湖水般隨風蕩漾產生的波浪線、老師的琴聲嘎然而止,湖面結冰產生的直線和冰裂開產生的折線
b、問,這三種線當中,哪種是表示靜止的,哪種是表示運動的?
3、全班交流教師歸納:
平直的線如:凍結的冰面、門框、墻角線還有馬路等會給人以靜止、穩定的感覺。如果我們表現靜止的感覺就可以多用這樣的線條。而各種曲線或讓人感覺流暢或讓人感覺激烈,適合用來表現各種動的感覺。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線條的動與靜。(板書:線條的動與靜)
二、積累資料,感受新知:(先讓我們欣賞幾組圖片:)
1、欣賞中國古代及中外現代建筑,讓學生了解建筑中直線條的運用:(分別播放古代建筑課件和播放現代建筑課件)說說這些建筑都運用了什么線?(指名說)師總結:平行的線條,會使人聯想到平直的地平線,有靜止的感覺。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建筑中直線條的運用
板書:平直的線條——靜止
2、問:生活中還有那些具有挺拔直線的物體?直線還能表現那些物體?怎樣表現?(指名說,并用簡單的線條畫一畫)
師總結(根據學生回答情況總結,如果學生答不出來可以做相應的提示,如:公路、高壓線鐵塔、路燈、長江大橋等)并指導學生用直線表現簡單的物體。(根據學生作品簡單評價)
3、老師今天還給同學們帶了很多漂亮的圖片,同學們想不想欣賞一下?(播放課件:煙花、海浪)如果讓同學們用線條來表現這些畫面,你將如何表現?
設計意圖:通過剛才的活動,體會生活中的線條運用廣泛且豐富多彩,藝術大師們也恰恰利
用了它的豐富多彩創作了不朽之作
4、欣賞大師作品:(播放課件并逐一作簡單的介紹)
師:荷蘭畫家蒙得里安《紅黃藍格子》造型簡潔,用平面、直線、矩形表現出規矩與自由之間的平衡;吳冠中《山水人家》用曲、直不同的線表現出村落靜謐且充滿生機;國家游泳館――水立方,以不失中國傳統的方形壁與夢幻般的水泡形成了鮮明的靜、動對比;法國著名的埃菲爾鐵塔也用曲、直不同的線表現了塔身的穩定與高度;敦煌的飛天壁畫、城市中標志性的雕塑作品、民間剪紙作品及節日里舞龍的歡騰又給了我們極強的動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藝術家們用多樣變化的動感線條和富有節奏、充滿強烈的韻律感的藝術手法表現畫家們豐富的思想內涵。
師總結:通過剛才的欣賞,我們了解到彎曲的線條,會使人聯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動的感覺。
板書:彎曲的線條——流動
5、師:線有曲、直之分,其實音樂也有舒緩和歡快的`區別,讓我們聽聽下面的音樂,你能用你剛才認識的線把音樂的節奏表現出來嗎?歌曲《小橋流水》,《小竹橋》學生用線表現)
三、學生創作,教師指導
A、請同學們選用平行或彎曲的線條表現靜止或流動的感覺的作品。
可用繪畫(多樣的繪畫工具)、剪貼、剪貼添畫等作業形式進行表現。
B、教師做簡要示范。
學生繪畫,課件循環播放圖片。同時啟發有困難的同學,展示、鼓勵有創意的作品。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更廣闊的創作空間,開拓學生思維,取長補短,相互借鑒,使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并促使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
四、作品展示:
1、學生自評、互評
2、教師展示評價
設計意圖: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最終目的是學生在評價后有所收獲,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我采用互評的評價方式來肯定學生。并再次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五、思維拓展:生活中有很多以線造型表現的事物,比如現代越來越多的建筑采用曲線設計,給人以流動、延伸的感覺,例如:鳥巢、悉尼歌劇院、流線型跑車、甚至我們家里用的窗簾、床單和衣服上的圖案也都用到了奇妙的“線寶寶”,只要我們善于用眼睛發現美,藝術盡在我們身邊!
六、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后,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衛生和整潔。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板書設計:
2。線條的動與靜
平直的線條——靜止
彎曲的線條——流動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第(1)節 執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學內容:1.我的小天地
教學目標:
1.簡單了解有關居室的功能和特點.以及不同地區、民族在設計上的不同文化和習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僅有一般居室的特點,還要有表現個人的興趣和愛好。
2.使學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現和設計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幸福生活的喜愛之情,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養學生善于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人。啟發學生通過設計、表現自己的居室,體驗生活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通過了解有關居室設計的文化、習俗。加深對自己身邊居住環境的了解,喚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學難點:繪畫時房間里家具與家具、家具之間與周圍環境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前后、大小關系
教具準備:美術用具
教學方法:談話法、示范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教師作自我介紹,學生依次作自我介紹。
二、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阿爾的房間》
今天我們是第一節課美術課,我想大家都想輕松一點,我們今天就來欣賞一幅外國名作。
學生欣賞討論:1.從畫中你看到了什么?感覺怎樣?
2.從畫中、文字中你了解到了那些東西?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補充介紹《阿爾的房間》的相關知識:
3.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圖片和小朋友作品
提問:(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歡哪個設計,它有什么特
點?
(2)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臥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誰能告訴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樣的?
(3)你對你的小天地滿意嗎?
(4)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樣的?它的布臵應當具有什么功能和特點?
(5)你準備怎樣去改進你的那片小天地呢? (學生討論)
想一想,在你動手的時候你會遇到些什么困難?(內容、比例、層次等)
三、學生作業:
要求:可憑記憶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設計自己的居室。
教師指導
四、學生作品展示:
學生交流討論
1.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
五、拓展:
運用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試著設計我們的教室、校園等。
第(2)節 執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學內容:機器人
教學目標:
1.了解機器人的相關知識,知道機器人與人有著密切的關系。
2.能畫或做一個機器人。
3.啟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關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了解機器人的種類、特點和功能,利用多種繪畫用具進行繪畫創作或利用廢舊材料設計制作。
教學難點:生動的表現機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方法:談話法、合作學習法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些非常特別的朋友,現在,讓
我們看看——它是誰?它在干什么?
機器人能幫人們做許多事情,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今天,我們就當一次“小小科學家”,來設計又本事,又神氣——機器人!(板書《機器人》)
2.讀畫:目前我們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機器人呢?——有。讓我來看一看各國的科學家發明出了哪些機器人
3.范圖分析:這幅畫畫了些什么呀?——再來看看,這幅畫的構圖飽滿不飽滿呀?——很飽滿!
4.作畫步驟:
那機器人該怎么畫呢?現在老師示范一幅《機器人》
(1)想
(2)畫機器人
(3)添背景
(4)上色
5.欣賞兒童畫: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小朋友畫的——“機器人”。看的時候可以互相討論:這幅畫里的機器人長什么模樣?它有什么本領?(請兩位小朋友評點最喜歡的畫。
6.欣賞了這么多小朋友畫的《機器人》,每幅畫都與眾不同,有自己的想法。
7.學生作畫
三、講評,小結
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講評,表揚有創造性的學生
板書設計:
2.機器人
機器人的制作過程: 作品展示:
(1)想
(2)畫機器人
(3)添背景
(4)上色
第(3)節 執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學內容:有趣的拼圖
教學目標:
1.了解用各種色彩、大小的植物籽粒拼擺、粘貼出圖形的方法,進行造型創作。
2.感受拼圖創作的樂趣,增強對美術的熱愛,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3.提高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設計、創作的能力和動手制作的能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在學會制作植物籽粒拼圖的基本方法的基礎上,大膽創新。 教學難點:制作一幅與眾不同、有創意的植物籽粒拼貼畫。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各種植物籽粒(如:紅豆、綠豆、西瓜籽、大米等)和膠水(膠水或白乳膠)。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看課件)播放孩子們耳熟能詳的兒童歌曲《小雨沙沙》植物籽粒長大的過程用動畫接著又把植物籽粒變成可愛的卡通小精靈“豆豆”。
2.“小精靈豆豆”做出一個個的有趣動作,變出一粒粒不同的植物籽粒(紅豆、綠豆、西瓜籽……)。
3.“小精靈豆豆”提出一個個的問題,引領孩子們觀察與思考,讓小朋友們了解和發現“種子家族的成員們”的不同。
4.思考這種豆子象什么?
5.孫悟空會“七十二變”,“小精靈豆豆”也會!它變成豆子手鏈,變成一幅幅精美的植物籽粒拼圖(主要以黑豆拼擺的噴水的鯨、用大米拼擺的可愛小兔、用綠豆和小米拼擺的漂亮孔雀)!
二、感知探索
1.欣賞分析植物籽粒拼圖。
2.分組討論植物籽粒拼圖究竟美在哪兒?為什么美?
3.思考如何制作精美的植物籽粒拼圖?
4.利用課件,直觀感知制作步驟,分為:⒈用鉛筆在卡紙上起稿;⒉在需要粘貼處涂膠水;⒊用選擇好的植物籽粒拼圖。
三、實踐創作
1.學生展示課前搜集準備各種不同大小、顏色的植物籽粒
2.討論:說一說自己準備怎樣用植物籽粒來制作一幅有特色有創意的拼圖。
3.實踐創作
學生分組合作制作,師巡回指導(播放背景音樂)。
四、展示評價
1.“小小拼圖藝術展”,學生上臺介紹自己的作品,介紹制作的感受。
2.播放歡快音樂,參加“小小拼圖藝術展”。讓學生參觀、評選,讓學生體味創造和創造成功的甜蜜。
五、延展
用課件或實物展示用貝殼、小石子等拼貼的拼圖作品。引導學生學會到生活中去找尋美、發現美,讓孩子們擁有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第(4)節 執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學內容:連環畫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創作連環畫作品,了解連環畫的特點,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連環畫創作的能力、語言表達及綜合學習 能力。
2.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氛圍中,相互交流,資源共享,培養學 生的合作意識。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連環畫的特點及其創作方法。
教學難點:故事中主要情節的畫面表現及形象的連續性。
教學方法:談話法、合作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喜歡看連環畫嗎?
你了解連環畫的一些什么知識呢?
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進入連環畫的世界。
二、探究式學習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五篇】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集合6篇10-24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五篇10-14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集合9篇10-03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七篇02-20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3-08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集合9篇01-04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八篇12-02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8-22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8篇05-26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模板九篇03-02